20231013中东战局推演及市场影响
x嗯, 大家好, 欢迎您来到施安兵微课。 这里是施安兵微课堂二零二三。 嗯, 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就是说一件儿表面上看起来毫无关系, 非常微小的事情, 可能带来巨大的改变。 如果我们把全球比喻成一盘棋局的话, 那么这个棋局当中的任何一个小的变化都可能引起蝴蝶效应, 从而引发一连串的令人难以置信的局势的变化。 近期呢美国政坛当中就有一个看似不大的事情, 就恰恰是一只正在改变棋局的超级大蝴蝶。 这件事儿就是十月三号, 众议院议长麦卡锡北坝绵, 他也成为美美国历史上首位在任被罢免的众议院议长。 理论上身。 在共和党阵营的麦卡锡并不应该被罢免, 毕竟在美国宋议院当中, 共和党是多数党。 那麦卡锡为什么会被罢免呢? 因为现在美国政坛有两个巨大的难题, 第一个难题就是驴象之争愈发严重。 近年来, 只要涉及到财政法案, 两党就会纠缠不休, 几乎每一次都要坚持到最后一刻才行。 而具体的细枝末节上, 两党几乎是事事对得干。 比方说, 拜登政府鼓励绿色能源、支持移民少数主义等一系列的政策。 过党基本上是条条都犯。 对, 像今年五、六月那一次债务上限之争就闹得特别凶, 双方甚至互怼到了对方。 在危及美国活的程度, 直到最后一刻才勉强过关。 这一次财政法案的争斗更为严重, 连一点点体面也都没有了。 当然, 这件事儿的根源其实还是在拜登为了连任呢, 拜登不断的攻击特朗普, 使得特朗普身败名裂。 这种阴招呢让两党之间接下了仇恨, 这种仇恨与之前呢完全是两个量级的。 这一次的临时拨款法案涉及军方、社会、民生、经济发展等多方领域, 本来是非常重要的, 但两党意见呢极其不统一。 在九月二十九号投票前的辩论环节, 刚开始的时候, 过党级的联邦众议员马特盖茨就给定了个调, 说这项临时拨款法案涉及的边境管控条款不充分, 呼吁同僚不要投降。 这话一出, 后边的辩论根本没有什么可变的了, 双方互补不相让, 由于双方互不相让, 九月二十九号的投票呢没有过关。 当时大家都认为十月一号美国政府停摆已经是比较确定的事儿了。 第二个难题只是共和党党内的内斗也在急剧的恶化, 内斗的领头人物就是前面我刚提到的马特盖茨。 他跟共和党的传统派别不同, 属于共和党中更加激进的极右翼反建制人士。 由于他带头反对迈克尔西担任众议院领袖。 今年一月, 麦卡锡经历艰苦的十五轮表决以后, 才终于当上众议院议长。 而即使这样, 在很多关键议题上, 共和党内的极右翼人士还是拒绝支持麦克西。 在这种情况下, 众院议长其实是很难做的。 如果不是特别有手腕的人, 很难摆平这两个难题。 而麦卡西呢恰恰不是一个特别有能力的人。 麦卡锡一路走来, 最擅长的是装鸵鸟。 保安文从二零零七年他入职美国国会众议院, 至二零二二年年底独立发起的法案和决议总共有一百一十三条, 最终成功立法的却只有十条。 并且呢这十条也都不是什么重要的立法, 甚至其中有四条都是给大坝改名这种无关痛痒的事情。 而他之所以能够上位, 主要还是占了内斗的便宜。 各派系互相看不顺眼, 只有迈克卡西这种谁也不得罪, 好拿捏没多大, 作为的人才, 不触动各方利益, 能脱颖而出。 而且呢麦卡锡的位置其实从一开始就做的非常不安稳。 在之前十五轮表决中, 为了能坐上众议院议长的宝座, 麦卡锡反复的跟己酉议议成员让步。 比方说更多将强并派主张纳入众议院的议程, 打破先前规定的一党多数成员支持, 方可提出罢黜议长动议的设置, 允许单一议员提出罢黜。 也就是说, 一个人单独就可以发起罢免等等等等。 极有意的坑。 其实在这个时候呢, 已经给麦卡锡挖好了, 就等着麦卡锡自己往里面跳。 但很明显麦卡锡没有这个自知之明, 当然也可能是他在众议院议长这样的位置上呆了一段时间了。 人有点飘了, 开始有更远大的理想了。 总而言之呢, 这一次在财政法案的问题上, 麦卡锡一反常态, 想要摆脱鸵鸟的外衣, 干票大的, 怎么回事呢? 以盖茨为首的共和党人士之前曾经明确表示, 绝不接受任何临时拨款法案, 国会必须谈拢全部十二项拨款计划才行。 按这个套路走, 十月一号确实是不可能搞定的。 但谁也没想到, 九月三十号, 麦卡西灵机一动, 另辟蹊径, 背弃了共和党坚持的大幅削减联邦开支、加强边境管控的立场, 跟民主党妥协了。 虽然政府是不用关门了, 但这种做法其实是两边不讨好啊, 一下就全搞瞎了。 对共和党尤其是盖茨为首的这类人来说, 迈克尔西的做法等于是赤裸裸的背叛啊, 所以呢这一次提出罢免迈克尔西的就是盖茨。 而且在投票中有八名共和党议员都投了支持票, 民主党呢也没有因为迈克尔西的这一次妥协而帮衬他, 而是团结一致对外民主党这边参与表决的人全票赞成罢免麦卡锡。 所以说白了, 麦卡锡的下台除了两党和共和党内部的斗争之外, 也有他自己作死的成分。 在麦卡锡下载以后, 这只超级蝴蝶的翅膀悄然煽动, 很多格局呢都在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 我之所以做这个选题呢, 主要是为了帮助大家懂得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意思, 就是说找到一个线头来逐渐的捋出趋势的方向, 趋势的转变。 这样呢对于提升大家的分析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现在呢我就继续给大家分析, 很多格局呢都会发生转变。 首先从美国方面看, 美国政坛的斗争以后会更加严重, 更加激烈, 这会加大政策推出的难度。 在麦卡锡下去之后呢, 众议院议长无论谁来接任, 其实结果都是一样的。 毕竟在迈克尔西顶着共和党强硬派的压力下, 选择妥协, 对民主党示好的情况下, 换来的却是参与投票的民主党人, 全票同意罢免他。 如此冰冷的结果, 就意味着驴象之争已经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将来无论共和党中的谁担任议长, 谁担任领袖, 都将跟民主党死磕, 两党之间将不再有妥协了。 而作为美国立法程序的重要一环, 众议案当中恰恰越厉害, 预算就越难通过。 我以前通俗的讲过, 众议院管钱的, 管花钱的。 这样一来, 美国政府十一月份以后关门的概率就会变得空前之高。 这是蝴蝶效应的第一环。 在其他方面呢还有更多的变化, 比如大选, 共和党的优势会被进一步的削弱, 共和党和民主党的选情原本是势均力敌的状态, 而共和党却在如此关键的时刻搞起了内混。 麦卡锡被罢免, 凸显出共和党的分裂, 罢免一掌, 怎么也应该是由反对党发起。 而这一次呢居然是由同党阵营的人发起。 这种分裂意味着共和党在未来的总统大选中很可能是一败涂地。 与此同时呢, 特朗普又屡屡在国际关系等问题上发出一些匪夷所思的奇怪的言论。 比如说他公开夸普京承认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这两个地区独立是一个天才之举。 普京是和平卫士, 他跟普京关系很铁, 如果他当总统, 平一天就能结束战争等等。 这种做法在多年以前是有新鲜感的, 会吸引到许多选民。 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 一来这种新鲜感已经过劲儿了。 二来呢很多情况早就变了, 尤其是俄欧战争爆发以后, 在平民伤亡人数不断增加的情况下, 再说出亲俄向着普京的这种幼稚的言论, 就明显背离美国的主流民意了。 再加上各种官司和丑闻不断涌现, 可以说特朗普胜选的概率已经非常低了。 而这个结果呢还会引发更多的连锁反应, 蝴蝶效应彻底铺开了。 怎么铺开的呢? 比如说俄罗斯方面, 普京此前唯一的希望是未来特朗普能够改变棋局, 可现在这种概率几乎已经所剩无几。 所以呢普京也开始着手为民主党继续掌权做准备了。 十月五日, 普京突然表示, 俄罗斯已经成功测试了一枚实验性核动力巡航导弹。 同时他还警告说, 俄罗斯议会可能会撤销对禁止核试验条约的批准。 随后, 俄罗斯国家杜马也就是议会下院主席。 我都一又又进一步解释说, 考虑撤销是因为世界局势已经发生了变化。 这个变化是指在哪儿呢? 哪个局势变了呢? 很明显就是美国这边变了啊, 普京已经很久没有打核武器这张牌了。 在麦卡锡被罢免以后, 他马上就重新举起核威胁的大旗。 这种激进的做法目的就是威胁民众, 达不要加大对乌克兰的支持, 否则俄罗斯极有可能真的搞核战争的一类的。 此外, 在原油方面的态度, 俄罗斯也突然变了。 十月六日, 俄罗斯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消息称, 政府已解除通过管道输送至港口的柴油出口限制, 条件是制造商至少将所生产的百分之五十的柴油供应给国内市场。 这意味着, 俄罗斯政府九月二十一日实施的大部分成本限制措施已经取取消。 俄罗斯此前跟沙特联手拉升油价, 以推升美国的通胀, 是为了给特朗普诉权, 突出拜登政府的无能, 而美国共和党的分裂让俄罗斯深感失望, 开始重新向拜登示好。 虽然这部分释放出来的柴油量比较少, 还不足以撼动全球石油市场的格局, 但只要这种姿态做出来, 对美国民主党来说呢就是比较有利的。 总的来说呢, 现在俄罗斯对待拜登政府就是重回胡萝卜, 加大棒的打法。 给你好处的同时呢, 又用和威胁进行恐吓, 这种做法反而让拜登很为难, 不好对俄罗斯进一步制裁了。 不光俄罗斯变了, 沙特在这件事儿之后呢, 对美国的态度也有所软化了。 毕竟如果沙特一直抬高油价, 跟拜登对着干, 那一旦拜登连任, 沙特可能就没什么好果子吃了。 十月六日, 据媒体报道, 沙特已向美国白宫表示, 如果原油价格高起, 该国愿意在明年提高原油产量。 如果不是麦卡锡被罢免, 很难想象这会是沙特的态度。 沙特此前对拜登政府一向是极其强硬的, 甚至和俄罗斯联手减产, 跟拜登对着干。 虽然今年年底前沙特还是会继续执行他此前宣布的减产计划, 但是现在这种态度一表现出来, 就意味着减产有变数了, 油价也就开始下跌了。 原因是呢美国向沙特提出两个条件, 沙特满足了就军事保护沙特条件。 一是沙特跟以色列建交条件, 二是沙特增产原油, 但无论俄罗斯还是沙特, 都惊得很。 在见到实锤之前, 不会轻易的敲定什么, 主要还是以观望为主。 而这里的决定性因素在于呢, 共和党新选出来的议长到底能不能比麦卡锡有能力。 如果新任议长是一个有手腕的人, 能够团结共和党人, 那共和党的希望还可能上升, 特朗普也可能重新取得选民的信任。 如果真是这样, 那俄罗斯与沙特又会继续联手推升油价了, 毕竟没有人比这两个国家更希望特朗普或者其他共和党人当选美国总统了。 十一月二十六日, 欧佩克加成员国将再一次聚会, 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届时, 俄罗斯和沙特如何决定就看这段时间美国的政局如何变化了。 麦卡锡事件的影响不止于此, 伊朗的局势也可能因此发生改变。 原本呢随着伊朗的态度软化, 重启谈判是有一定希望的。 在油价涨得如火如荼之际, 伊朗一直向美国示好, 在油价突破九十美元以后呢, 伊朗态度又进一步软化。 可以说这是引发油价下跌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当地时间十月二日,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卡纳尼表示, 伊朗已经做好重启伊核协议履约谈判的准备。 他强调, 伊朗不会同美国进行直接会谈, 但如果美国展现出足够的政治意愿, 伊朗愿意同各方一起重启伊核协议。 伊朗为什么要转变态度呢? 对伊朗来说, 共和党对他只会更强硬, 尤其特朗普极其讨厌伊朗。 他一上台就一改奥巴马时期美伊良心互动的局面, 推动全面审查伊朗退出伊核协议, 重启全面制裁等等。 如果是共和党重新执政, 那伊朗肯定是没有缓和的余地了, 他的日子也会更加难过。 所以伊朗原先的计划是趁着油价高涨, 拜登政府正头疼的时候, 抓住这个宝贵的机会向美国示好。 好, 伊朗的态度亮出来以后, 市场担忧拜登政府可能就坡下驴, 解决自己头疼的通胀问题, 并因此跟伊朗重启和谈。 再加上美国九月二十九日公布的报告显示, 美国原油产量在七月份升至每天一千二百九十九万吨, 月度环比增长百分之零点七。 这是二零一九年十一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这个报告还提到, 七月份美国石油消费需求见顶回落。 在这些因素的共同推动下, 才有了九月底开始的那一轮油价下跌。 但是呢在拜登政府还没有回应的情况下, 麦卡锡被罢免的消息就出来了, 之后的事儿就不好说了。 毕竟拜登的赢面变大了, 就会觉得没必要跟在俄国战争中支持俄罗斯的伊朗谈判。 再加上这一次的哈马斯突然袭击以色列, 伊朗参与的嫌疑又非常大。 并且呢截至十月十号, 这次的恐怖袭击已经导致了至少十四名美国公民死亡, 还有一些公民被哈马斯绑架, 下落不明。 到了这个地步, 对拜登而言, 如果这个时候还重启谈判, 那就会伤到他自己啊, 拜登再傻都不会走这步棋呀, 对吧? 不仅不可能重启谈判, 甚至还不得不加大对伊朗的制裁。 同时呢伊朗那边呢其实也没一开始那么急了, 共和党分裂让特朗普胜选的概率大大降低, 也让伊朗长出了一口气。 所以呢伊朗在麦卡锡被罢免众议院议长以后, 再也没有向美国发出新的示好。 所以说呢, 在迈克卡西被罢免的新闻出来以后, 国际局势呢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而这件事引发的的蝴蝶效应呢发生在更多大家意想不到的地方。 嗯, 麦卡锡被罢免众议院议长这一场美国政坛动荡, 说到底其实还是美国债务问题引发的。 虽然九月三十号美国政府避免了关门, 但债务问题本身以及围绕债务不断激化的两党斗争并没有消停, 这无疑会对全球地缘政治以及金融市场产生直接的、持续的影响。 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影响是麦卡锡事件引发的蝴蝶效应将打破俄欧战争过去的势力均衡, 加大这场战争的不确定性, 至少会延长这场战争的时间。 我前面也分析了, 妥协是没有好下场的。 麦卡锡向民主党妥协的结果就是他直接下台, 民主党全票断他的后路。 八名共和党同僚也反水, 可见政治上是不讲道理的, 更没有感情可言。 那么接下来临危受命的中院议长, 共产党的领袖, 为了避免重蹈麦克西的, 否则就必定会跟民主党死磕啊。 而死磕可能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拜登政府被迫妥协, 缩减财政开支。 在修建边境墙这件事儿上呢, 拜登政府已经让步了。 据报道, 拜登政府十月五号发布公告称, 将暂停执行二十多项联邦法律、法规, 以便在南部边境修建额外的屏障。 我们知道, 拜登当初竞选的时候, 曾经可是强烈反对在美墨边境修墙的, 但很明显, 这种强硬的立场终究抵不过巨大的债务压力, 到现在也只能放弃抵抗了, 连休想这种美国自己的事儿都让步了, 更别说外国的事儿了。 为了缩减开支, 拜登政府在对乌克兰的援助问题上可能也不得不做进一步的妥协, 而这对乌克兰可能造成雪上加霜的打击。 为什么说进一步呢? 因为目前已经迈出了妥协的一步了, 在美国政府停摆的最后一刻, 国会参众两院不是通过了短期拨款法案吗? 这个法案中有一项重要安排, 就是剔除了一笔大约六十亿美元的援助乌克兰的资金。 这笔钱呢原计划是让乌克兰在年底前获得新的美国武器, 但这笔钱现在不给了, 因为美国政府得继续营业呀, 而且这机已经有民调显示, 大多数美国人反对向乌克兰继续提供更多的援助。 那么未来拜登政府迫于政党和民意的压力, 很可能继续缩减对乌克兰的援助问题是, 援助的资金目前已经开始不够了。 据报道, 白宫十月二日表示, 美国为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的资金只能在短期内满足乌克兰的紧急战场需求。 美国官员透露, 一项旨在帮助乌克兰购买新武器和其他物资的长期项目, 资金已经短缺。 所以最近乌克兰真的非常焦虑, 本来美国的援助就已经不怎么充足了。 然后新增的那笔钱呢又没有批下来。 屋漏偏风连夜雨, 哈马斯对以色列突然发动袭击, 以色列宣布进入战争状态。 我们知道, 先前美国为了支援乌克兰, 从以色列境内提取过弹药, 然后呢, 再转运到乌克兰。 那美国在以色列的战略弹药储备就那么多。 如果紧接着以色列要用了, 那能够从以色列挪给吴国, 乌克兰自然就变得更少了。 不仅如此, 麦卡锡事件还将对欧洲进而对俄欧局势产生重要影响。 你想想看, 美国援助力度减弱了, 那支持乌克兰的重担自然就更多的落在了欧洲国家身上。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十月八日表示, 美国临时预算案加剧了美国对乌克兰提供进一步支持的不确定性。 在这种情况下, 美国使欧盟在对乌克兰援助方面承担了更大的责任。 那欧盟里面可想而知, 德国将扮演主力的角色。 其实德国早就不再像最开始那样了。 在支持乌克兰问题上, 刚开始德国是非常消极, 非常懈怠的, 德国也因此受尽海内外媒体的冷嘲热讽。 而现在呢德国变得积极起来了。 根据德国经济部发布的数据, 今年以来, 截至十月初, 德国对乌克兰的军事装备出口增长了四倍多, 达到三十三亿欧元, 约合三十四点八亿美元。 这使得今年前九个月按金额计算, 德国军品出口有三分之一以上都出口到了乌克兰。 德国的这种转变就是因为它的危机意识大增。 因为他已经意识到, 如果乌克兰战败, 俄罗斯下一步就会将战争扩大, 整个欧洲都可能因此陷入到极度的不安全当中。 为了避免这种灾难发生, 德国必须积极行动起来。 事实上, 不光是德国, 欧盟整体上都比以前变得更加积极了, 甚至在给钱方面比美国还大方。 有统计显示, 今年截至九月初, 欧盟援助乌克兰的资金流量增加了一点八倍, 达到一百四十六亿美元。 而同时期, 来自美国的资金减少了百分之十九, 为九十八亿美元, 这已经扭转了去年的情况了。 当时还是美国提供一百二十亿美元, 而欧盟只有八十亿美元。 但这种此消彼涨的变化, 并不意味着欧盟可以轻松地扛起这个加重的担子, 为乌克兰提供充足的保障。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十月五号就明确表示, 欧盟将无法填补美国暂停对乌克兰援助的缺口。 这其实也基本上是大家的共识了。 博雷利这个表态是在第三届欧洲政治共同体领导人会议之后做出的。 这个会议则让自己也去了。 心酸的是, 本想从欧盟那儿找回一些在美国方面失去的温暖, 失去的援助, 但结果估计更冷了。 因为博雷利的话说的很清楚了, 欧盟一些国家表达的更多的也是对乌克兰的担忧, 而不是承诺提供更多援助。 再怎么有危机感, 奈何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就拿德国来说吧, 八月季调后的工业产出环比下降, 涨百分之零点二, 情况不及市场预期, 产出指数创下今年以来最低水平。 已经有不少研究机构预测, 德国今年经济将陷入萎缩。 欧阳行行长拉加德无奈地承认, 德国经济疲弱, 正在给欧洲地区整体带来压力, 而且德国积极援助的心也可能生变啊, 因为民众反对的呼声已经起来了。 比如, 有调查显示, 超过一半的德国民众反对向乌克兰提供金牛座巡航导弹。 有德国议员表示呢, 德国对乌克兰提供的武器不断升级, 但战争仍然没有啊没了民众对于向乌克兰援助武器的态度与之前已经发生了一些转变。 不过在乌克兰压力倍增的另一边, 俄罗斯呢也轻松不起来, 因为麦卡锡的谢幕意味着民主党的胜利, 共和党的分裂现在来看, 和普京关系亲密的特朗普基本上没戏了。 所以俄罗斯也很慌。 先先推高油价, 支持共和党的计划呢全被打乱了, 甚至还面临着下一步强倒众人推的局面。 有些国家呢早在麦卡锡被罢免之前就改变了态度, 这一次的蝴蝶效应可能导致他们变得更加彻底。 比如说哈萨克斯坦, 欧洲战争爆发后不久, 哈拉克斯坦就有意和俄罗斯做切割, 不但没有任何哈萨克斯坦官员对俄罗斯表示支持, 甚至总统托卡耶夫海公开拒绝支持俄罗斯作为前苏联的一大加盟共和国, 哈萨克斯坦传统意义上长期被认为是俄罗斯在中亚的后院。 就在去年一月, 哈克斯坦多地爆发抗议骚乱事件以后, 俄罗斯还派维和部队过去帮忙评论。 但就是这样一个和俄罗斯关系如此亲密的国家, 他变了, 变得跟过去不一样了。 如果说此前哈哈克斯坦还只是不支持俄罗斯, 那现在眼看着是拿出要跟俄罗斯对着干的驾驶了。 九月底, 哈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在访问德国的时候就突然表示, 哈克斯坦将遵守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 这句话估计把俄罗斯都给吓到了。 我们知道俄欧战争爆发以后, 欧盟已经对俄罗斯发起十一轮制裁。 如果这十一轮的对俄制裁, 哈哈克斯坦都彻彻底底的遵守, 那几乎是与俄罗斯完全对立了。 其实哈哈克斯坦这种做法也是源于他自身的危机感。 哈克斯坦深深的明白, 一旦乌克兰被俄罗斯打下来, 那么下一个很快就会轮到他自己了。 因为普京的目标是恢复前苏联的疆域, 同时, 关于普京想让共和党的特朗普重新当总统, 这一点呢哈尔克斯坦也看得很明白, 一旦特朗普当选, 不仅是乌克兰的噩梦, 也将是哈哈克斯坦的噩梦。 因为特朗普当选, 就意味着如果俄罗斯下一步拿下阿克斯坦, 特朗普也会袖手旁观。 所以呢俄罗斯在想方设法的与沙特联手抬升油价。 而这边哈克斯坦为了降低自身的危机感呢, 则是想方设法的给自己找更多的出路。 比如说进一步的增加对德国的石油出口, 减轻对俄罗斯基础设施的依赖等。 今年八月八号, 哈哈克斯坦能源部表示, 哈克斯坦与德国已开通有意输油管道向德国供应原油, 并就通过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石油管道出入口哈哈克斯坦原油达成共识。 哈克斯坦能源部还表示呢, 该出口量将根据达成的协议进一步增加。 今年前期哈哈克斯坦油出口到德国, 很大程度上还要俄罗斯点头得交过路费啊, 因为很多油基本上走的都是有意管道。 这这样呢如果要要送到德国的边境, 就就必须先过境俄罗斯。 伏尔加河地区是必经之路, 那不就很容易被俄罗斯卡脖子了吗? 所以, 哈克斯坦和德国宣布要走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这条石油管道这条线走的是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土耳其的杰伊汉港, 这不就没俄罗斯什么事儿了吗? 对呀, 既不违反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 又能避免被俄罗斯拿捏, 相当于有了进一步和俄罗斯切割的选择。 然后九月份托卡耶夫去德国访问, 再次强调双方的优先事项是进一步扩大能源领域的合作。 哈哈克斯坦愿意增加对德国的石油供应。 哈哈克斯坦明确要通过新管道扩大出口, 其实就是想取代部分俄罗斯供应的意思, 同时也算是为欧盟制裁俄罗斯提供方便与支持了。 如今, 麦卡锡被罢免, 让美国拜登政府的地位得到了十自性的巩固。 普京抬高油价, 支持美国共产党那一套算盘呢也基本上打不下去了。 那哈哈克斯坦大概率的会选择更加坚定的站在欧盟一边, 尽可能的拖垮俄罗斯, 因为俄罗斯越衰弱, 哈哈克斯坦就越安全。 当然, 贝不卑是俄罗斯的, 那都不是根本目的。 哈拉克斯坦终究是求自保啊, 所以哈克克斯坦在努力实现石油出口的多元化。 当然这里面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就是哈克斯坦他心存不满, 至少心中有一些怨言。 他觉得中国不应该那样的支持俄罗斯。 原本呢我们常说远亲不如近邻哈, 哈克斯坦可以多向我国出口原油, 毕竟我国的原油市场呢还是很大的。 但是呢他现在还要开辟更大的市场, 加大对德国这样的发达国家的原油出口, 明显的是有规避风险的考量。 蝴蝶效应到这儿呢还没有完仍未彻底解决的美债问题呢, 还将对美联储加息形成一定的掣肘。 这也是麦卡西北罢免引发的蝴蝶效应中的重要一环。 美债问题最近已经开始明显了, 让资本市场高度担忧和恐慌。 这一点呢在美债收益率大幅上行上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十月六号有着全球资产定价之锚之称的十年级美债收益率一度逼近百分之四点九。 三十年级美债收益率上涨百分之五, 都创下了二零零七年以来的新高。 注意, 这已经是美国财政闯关成功之后了。 美债收益率还在飙升。 此外, 美国股市方面, 整个九月份美股三大指数可以说整体上一路下行, v i x期权也极其活跃。 芝加哥期权交易所发布的数据显示, 今年投资者平均每天交易七十四点二万份, 与恐慌指数v i x挂钩的期权较二零二二年同期上涨于百分之四十。 这反映出对冲风险或者投机的需求非常之大, 要遏制美国在问题的扩大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缩减财政开支。 关于这个逻辑链条呢, 我刚才已经分析过了, 如果共和党要跟民主党死磕, 至少美国的债务问题不会进一步恶化了, 对吧? 除此之外, 美债收益率飙升, 还有另外一个重大影响, 就是可能导致美联储加息彻底终结或者说提前终结。 因为如果美联储继续暴力加息, 就有可能增加引爆美债危机的风险, 这可比通胀问题要严重多了, 这会让美联储更加担忧啊, 它比通胀问题还让美联储发愁。 所以呢美债对加息建成, 进而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十月六日, 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最新数据远超市场预期。 九月新增非农就业人口三十三点六万人, 远超预期的十七万人。 此前两个月的数据累计大幅上升近十二万。 大家都知道, 美国非农数据被誉为数据皇冠上的明珠, 是所有数据当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数据, 能够直接影响黄金、白银、外汇等市场。 照理说, 一般情况下, 非农数据好成这样, 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应该大幅上升才对。 但是实际情况是, 数据公布当天, 美国股市却出现了大逆转, 三大指数低开高走, 集体收涨。 纳指和标普五百指数更是收涨超过百分之一, 双双创下八月三十号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 美债收益率先是拉升, 但逐步回吐了半数以上的涨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一般的情况呢? 原因就是在于, 一, 麦卡锡被罢免, 美国政府将被迫压缩财政开支, 这实际上就直接有利于未来遏制债务金额的飙升, 相当于安抚了市场对美国巨额财政赤字的担忧, 收益率自然也就稳住了。 假如美国众议院迟迟的选不出众议院议长, 那财政支出可能都要停下来了, 对吧? 第二点呢, 美债收益率近期的飙升, 某种程度上相当于借贷成本上升, 已经替代了一部分上调基准利率的作用。 这意味着美联储没有必要再像以前那样强有力的去加息了。 而且在罢工浪潮还没有退去之际, 美债收益率太高, 对经济、对企业和就业都可能产生更多负面的影响。 这也是美联储必须要关注和警惕的, 美联储绝不会加息。 先把自己给家暴了, 这是他的底线啊。 经过我这样一讲, 大家会过头来看一下, 这里面很多事情都是一环扣一环的。 你像罢工, 在汽车、医疗等领域到处开花, 工人的诉求是提高薪资待遇。 他们提出这种要求的底气在哪儿呢? 就是因为失业率低。 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发布的数据, 九月份美国失业率仍然保持在百分之三点八的历史低位水平。 在失业率这么低的情况下, 就业市场供给方也就是工人群体自然溢价能力就强了。 但涨薪诉求无疑会推高企业的成本呢。 这个时候如果再进一步加息, 对美债收益率来说, 那就是火上浇油了。 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企业借贷的成本还将进一步上升。 你想想, 人工成本上升, 借贷成本再进一步上升, 你还让企业活不活了? 所以现在美联储展现的画风陡然间点歌歌派了。 当地时间十月九号, 美联储副主席飞飞表示, 美美在收益激增后, 美联储要谨慎行事, 就就鹰派人物。 达拉斯联储主席洛根也表示, 如果长期利率因期限溢价上升而维持在高位, 那么加息的必要性可能就会降低。 正因为暴力加息预期减弱, 麦卡锡被罢免以后, 美元指数下滑出现了明显的调整。 很多人看不明白, 为什么最近美元指数突然开始调整了, 而美国股市气稳了, 原因在哪儿呢? 原因就在这儿, 大家比较关注的黄金也出现了趋势的变化。 纽约商品交易所的黄金在麦卡锡被罢免以后延续了几天此前的跌势。 这主要是因为此前美元指数走势彪悍, 对黄金构成持续的压力, 还有美债的影响也比较大。 美债收益率飙升相当于持有黄金的机会, 成本上升, 债券产生的利息对资本的吸引力相比黄金呢显得更大一些。 黄金做作为非生息资产遭到一定的抛售, 白银也是同样的道理。 但是哈马斯袭击以色列这件事儿一下子又推升了避险需求, 导致黄金白银在最近几天呢持续上涨。 此外呢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也从之前超过百分之四点八的高点降下来一些了。 那么美债对黄金的压制作用呢也随之减弱了。 长期来看, 支撑金银重回涨势的力量将随着美联储结束加息而逐渐回归, 毕竟美联储加息已经步入尾声了。 这也是之前我反复强调的美债收益率走高还可能导致加息周期提前结束。 叠加以色列和哈马斯正在激战, 美联储加息的可能性其实已经几乎终结了, 现在重点就应该关注什么时候降息的问题了。 我们做分析的关键在于尽早的看清未来趋势的演变,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提前做调整, 提前做做规划, 提前做准备。 美国股市也出现了气稳回升的势头, 这几天呢持续的上涨。 不过由于十一月份美国政府停摆的风险还是比较大, 到时候呢资本市场还将面临着一次考验。 但长期来看, 随着美联储加息周期的结束, 美国资本市场将逐步气温回升, 逐渐上涨, 而且呢空间还会比较大。 从美国本身到中东的沙特、伊朗, 再到乌克兰、俄罗斯, 哈克斯坦还牵动着黄金、白银、美元、美国股市等等。 麦卡锡被罢免, 这个蝴蝶呢煽动的效应实在是太广泛太大了, 尤其是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还将长期的持续。 我今天通过分析麦卡锡被罢免这件事情引发的连锁反应呢是向大家展示重大事件的传导和影响的脉络。 希望有助于今后大家对于类似重大事件进行系统的分析。 最后呢祝大家周末愉快, 祝您和您的家人身体健康, 万事如意。 本期内容就到这里, 感谢您的收听, 我们下期再见。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