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x我就知道不好了, 有人到处散发材料, 什么材料啊。 联名上高兴。 卫生局暗潮涌动, 于副局长暗中受益, 人事科长亲自指挥, 一封多人签名, 列举文局长七条罪状的上告信, 即将送到纪委。 好在梁志远提前得知消息, 并及时通知了文局长, 这位久任官场的老江湖决定出手了。 职场生存中, 总有人喜欢跟领导玩心眼儿, 总觉得领导也不过如此, 好多事儿不知道, 好多人看不透, 好多话, 水平并不高。 如果你也这样想, 那你就错了, 而且是大错特错。 领导之所以是领导, 肯定有着过人之处, 别总想人家有没有资格当领导, 多想想人家为什么能爬上来。 有后台, 有背景, 精通冯云拍马屁, 红包厚度超过了你的想象。 人就是这样, 总是不愿意承认别人的能力。 看到优秀的人, 总喜欢找点安慰自己的理由, 努力找到让自己平衡的地方, 然后躺下继续刷手机。 不承认, 领导, 你随意, 但你千万别和领导玩心眼儿, 因为你所谓的精明和心机, 都是人家玩剩下的把戏, 而且比你更高明于副局长。 不信人事科长也不信, 非要挑战一下文局长的领导手腕。 可这封上告信还没上交纪委, 就已经在卫生局到处散发, 引得巨大震动。 这就是文局长的手腕, 就是一个老江湖应对突发状况的精明反应, 上告信顺利遭到纪委符合组织程序, 纪委必须给出反应, 可上告信。 一旦以街头小报的形式随意散发, 又会是什么局面呢? 我们来看一下人事科长的反应, 就明白了, 谁他妈这么坏呀, 这是豹王西成在忙呢, 我这联名信才刚发出去, 这是遍地开花了, 这分明是内部出了叛徒吗? 啊, 这么搞, 我们成什么了? 这名正言顺的联名信变成了街头小报, 巡视反转了, 局面被动了。 文局长派人偷偷散发了材料, 以后, 开始了扮猪吃老虎的经典戏码, 绝地反击, 就此拉开。 你好, 请接一下罗处长, 但是还不叫他非组织活动吧, 也许就代表了群众意见呢。 这样吧, 我要求是令尽快的派人下来搜集群众意见。 我有七条罪状啊嗯经济方面他们倒是没敢捏造, 想捏造也捏造不出来嘛。 放心, 就一条罪状就能把我整趴下, 何况还有七条呢。 那好, 我随时听从组长安排, 接受组织调查。 好的, 名正言顺的上, 郜文局长只能被动等待纪委的调查和处理。 可原本的名正言顺, 如今变成了非组织活动, 变成了阴谋活动。 文局长就有冲足的理由向上级汇报, 并以受害人的身份请求上级为自己做主。 另外, 于副局长和人事科长虽然热衷于内部斗争, 但斗争经验实在不敢恭维, 经济问题都没掌握清楚, 就敢贸然发动进攻。 不清楚这是扳倒一个人最直接最干脆的方式吗? 更何况经济问题是最直观的罪状。 除此之外, 其他问题弹性太大, 可操作的空间太大。 想要扳倒一个人太难太难。 除此之外, 文局长还拥有一个天然优势, 那就是来自一把手的优势。 清朝时期, 议上, 巡抚对下属官员的弹劾, 基本都会诏准, 而下属官员弹劾巡抚的奏折要么留中不发, 要么直接驳回。 原因何在? 朝廷派遣巡抚管理地方, 就必须维护巡抚的绝对权威, 以安地方以稳统治。 卫生局。 一同此理, 文军长这帮人太无耻了, 那名字都在后边。 舒少华, 老李余光太好了好了, 不用念了。 刘辉这种事情啊, 就交给组织处理吧。 有意见提意见, 通过正常途径吧, 到处听, 厕所里都散了, 那不是又强的文革那一套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 别想着挑战领导的权威, 尤其是一把手的领导地位很幼稚, 爬到领导岗位, 他干掉了很多人, 坐问领导地位, 他消灭了很多人。 领导岗位上呆了那么久, 他又接触了更高层次的圈子, 功力更深, 手段更狠。 更重要的是, 你和上级之间叫汇报情况, 叫反映问题, 人家和上级之间叫沟通问题, 商讨事项。 你觉得谁能赢好了, 看完了文局长的手腕, 我们再来看一下人情世故的代表人物无过的精彩表现。 就是我们也要写联名信, 要求市委领导处理这帮搬弄是非的家伙。 正义终究斗不过血错了, 邪恶终究斗不过正义。 这玩意儿把我给气的。 首先我们应该肯定过的站位观念, 从开始到最后, 吴过始终站在文局长身后, 坚定不移, 风雨同舟。 这样的下属就算没有太大能力, 也不会混的太差, 也会被领导另眼看待, 并最终安排到一个合适甚至更理想的位置。 没有为什么哪个领导不喜欢对自己中心的人, 哪个领导会辜负对自己中心的人。 至于无过出现的口误, 从演技方面看, 这是表现愤怒的精致处理。 从腹黑方面看, 这是明确自己站位的精明表现, 一句话就将自己对敌人的愤怒, 对文局长的支持尽数表达。 这就是无过, 这就是为了往上爬而努力做好每一件事的。 无过, 不能简单以对错论论, 一一切都是利益驱使, 为了生存而已。 这场风波到底会如何处理呢? 让罗处长来给我们上一课, 见识一下体制内的语言艺术。 关于联名上告信, 中国所列的七大罪状, 我们呢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核实, 去争。 那么调查的结果呢, 温卿尘同志的罪名都是或许有的。 而且通过调查, 我们还发现了温庆臣同志以前拒腐蚀反腐败的许多生动的实力。 当然, 他在工作上也有一些及早冲动, 可这是另外一个性质的问题吗? 文局长方面有了定论, 不光罪名莫须有, 甚至还是一个巨腐蚀反腐败的典型人物。 如果不是年龄限制, 文局长甚至能够因祸得福, 再赢一次仕途升迁。 所以, 提倡与天斗, 支持和竞争, 但可千万别作死, 别想着挑战组织权威, 这是一条不归路。 想都别想, 没有胜出的可能, 看见官家给出的说法了吗? 没有经济问题, 人家就是好同志, 就是正面典型。 至于其他问题, 并不造成实质伤害, 可以忽略不计。 看到这里, 有人要问了, 这个调查结果是如何得出的? 专家会不会公布调查过程和具体细节, 你放心会有交代。 另外, 关于这个空高兴, 他的签名也有假的, 有些人是一时犯糊涂, 有些人是一时的冲动。 我们调查组来了以后, 很多人都主动的找到我们, 承认这个错误, 而且给我们提供了很关键的证据。 调查的结果证明, 温庆臣同志是经得起考验, 你要的调查过程给你了。 有些人这样, 有些人那样, 还有很多人主动承认错误, 并提供了关键证据。 通过这些调查走访, 利用这些关键证据, 我们得出结论, 文局长经得起考验。 你问这些人都是谁? 你问这些证据都是什么? 对不起, 为保护当事人的隐私, 无可奉告。 事情处理到这个程度, 是不是就能结束了? 当然不行, 无端上告领导, 凭空捏造罪名, 你还想全身而退。 更关键的是, 经过这次事件, 文局长的形象和权威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损伤。 罗处长必须给出适当修补, 并就卫生局的工作做出进一步指示, 不通过组织程序随意的散发材料, 然后组织群众通过搞运动的方式来进行上告, 是我们不提倡的, 也是我们坚决反对的。 本来市里还要调查这些人的动机问题, 但是文清臣同志主张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主张安定团结, 稳定大于一切。 最后, 我们尊重文信陈同志的意见, 局里的事情由局里自主解决。 请注意罗处长给出的决定。 尊重文局长的意见, 支持文局长自主解决内部问题。 忙活了那么久, 转了一大圈儿, 高兴甚至都没交到上级手里, 文局长就趁机完成了一次正面形象的搭建和绝对权威的维护。 此时的文菊长虽然一脸平静, 但内心一定在高声呐喊。 还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