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支援呢嗯今天是你找我谈话了嗯, 按照中央的精神, 六十岁以上的局级干部一刀切, 我该让贤了。 不是卸任, 不是退休, 甚至都不是让位, 而是让贤。 中华语言博大精深, 用词的不同, 就能体现对方的具体心境, 甚至能猜测到对方的真实目的。 伦局长眼中的贤到底是谁。 除了面前的梁志远, 还能有谁? 其实, 就算没有这句话, 文局长能单独叫来, 已经成为副局长的梁志远喝酒就足能说明问题。 人间一趟繁育, 重要的人生时刻, 都有着类似的面对方式, 爱热闹的叫一群人, 爱清静的叫一个人。 喝几口聊一聊, 最终觉得人间值得。 权力交接, 不是悲欢离合, 不能甘心, 必须理性, 一旦失去权力, 就会立马处在不可控的被动状态, 接班人的态度甚至能够决定你的生死。 所以今天的文局长非常理性, 非常现实, 他必须试探一下梁志远, 看看自己到底是不是选对了人。 试探开始这一次让梁志远为我们上一堂职场生存的现实课卷呢。 哎你对局的工作有什么想法呀? 我觉得咱们局现在工作挺顺利的。 您看啊这大楼已经盖到十六层了, 该考虑的都考虑到了。 领导问你有什么想法, 一般会有两种询问方式, 要么问你对我个人有什么想法, 要么问你对整个集体有什么想法。 鉴于问题的敏感性, 一般以第二种发问方式居多。 但不管哪种方式, 你都要清楚, 这个问题都是在问你对领导有没有意见。 卫生局上在文局长的领导下问你对局里的工做有什么想法, 自然就是问你对文局长领导能力和管理能力的看法。 也就是说, 这绝非一道简单的问答题, 而是一道隐晦的颂命意。 再看梁志远的回答, 局里工作必须顺利, 局里当前正在推进的主要工作必须万无一失, 该考虑的都考虑到了。 你觉得局里的工作还有什么应该改进的吗? 改进局里的事儿, 凡是只要是您做出的决策, 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只要想改动, 他也不那么容易, 需要改进, 就是不够完美。 不够完美就是质疑领导的领导能力。 还是那句话, 文局长尚未卸任, 局里的工作就只能是面面俱到, 无可挑剔。 只是回答这个问题, 需要注意技巧, 不能直接肯定吹捧的痕迹太过明显, 更不能太过隐晦, 容易引起领导误会。 梁志远的深思熟虑就能兼顾两方面的影响。 深思熟虑就是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就是综合各方面因素而做出的理性抉择, 最能适应卫生局的实际情况。 不说好, 也不说坏, 我只强调最实用。 你说我是拍马屁了, 还是藏着掖着, 不敢说了, 我说的不是这个意思。 其实局里的工作有很多地方可以改进的, 你帮我想想, 不要有条条框框。 感谢关局长, 我现在一时半时真想不出什么要改进的地方, 可能是我的思路不够开阔吧。 如果领导不认可你的模棱两可, 非要让你给点看法, 你该怎么办? 记住, 一定要清醒面对这位爷, 可不是你能随便评价的, 正面评价, 他可能会觉得你在违心逢迎, 负面评价无异于直接作死, 模棱两可也不行, 那就只能闭嘴, 就只能认识有限, 思路有限, 眼界有限。 而一时半会儿想不起来。 文局长的目的在于试探, 试探梁志远对自己的忠心, 更要试探梁志远上任后会不会全盘否定自己的工作。 既然全局问题, 梁志远不便回答, 文局长也只能拿出具体问题再次试探嗯, 关于局里新盖的办公楼。 当初这个人提出不同的看法, 现在我想一想啊, 是不是有点道理啊, 局长这个问题吧, 我是这么看的。 如果当初有些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的话, 我觉得他们是目光短浅, 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现在还要提类似这样的问题, 那就有点别有用心了。 嗯, 还有些议论, 不知道, 你听说没有, 一人说局里以往很多数据不那么准确, 这个不会吧, 所有数据的抽查我全都参与了。 当然如如果说是绝对的准确的话, 那是不可能的。 局长提出这些问题的人是不是有别的什么东西啊? 领导现任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 平稳下装安全着陆能不能实现这个目的, 主要看接班人会如何对待自己。 在任期间的两个问题, 重大项目的处理, 经济状态的审计。 第一个问题, 文局长就是要听听梁志远对重大项目的看法。 重点来看梁志远的回答。 办公楼没见的时候, 我就认为反对意见是目光短浅。 现在办公楼都十六层了, 我肯定不会再有想法, 别人有看法也一定是别有用心。 第二个问题, 文局长就是要听听梁致远对经济状况的看法。 同样来看, 梁志远的回答数据抽查, 我都亲自参与了。 我最有发言权, 算不上绝对准确, 也绝对不会出问题。 同时他还是强调了别人的别有用心, 两个别有用心就让梁志远彻底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我坚定站位。 文局长凡是认为局里工作有问题的, 就都是别有用心好了, 态度明确了, 文局长放心了, 可以给出今天的重点了。 纪元呢嗯今天是你找我谈话了嗯, 按照中央的精神, 六十岁以上的局级干部一刀切, 我该让贤了。 梁志远知道这个让贤的对象就是自己, 可只要文局长没有名言, 梁志远就不会放心。 所以等到两人离开酒桌, 梁志远开始着急了, 我跟您配合工作, 这么多, 都已经习惯了。 如果上面新派一个领导过来, 说实话肯定不会适应的。 原句原散网, 人生就是这样, 接班人虽然没定, 但也逃不过两种可能, 要么从外部空降, 要么从内部提拔。 第一次试探梁志远, 先假设了外部空降的可能, 并明确强调了自己的不适应, 也就是自己不会支持新领导的工作。 再看文局长面对梁志远的隐晦威胁, 非但没有担忧, 甚至连句劝说都没有。 为什么? 因为不会空降领导, 文局长不需要担心, 外部空降不可能就只剩下内部提拔壳, 内部提拔也有各种可能性。 梁志远还得继续试探, 就我个人而言, 我一走上工作岗位, 都是在您的引领之下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说真的, 我梁志远心里有句实在话, 这局里不能没有可能。 此言诧异, 地球离开谁一样的壮梁, 志远的意思很明确, 整个卫生局除了您文局长, 谁上来我都不服。 再来注意文局长的回答。 地球离开谁都一样转, 卫生局离开谁也一样行。 也就是说, 卫生局可以没有文局长, 更可以没有梁局长。 完了, 刚刚放下一半的心又提了起来。 梁志远明显有些慌了, 赶紧继续劝说。 其实我们可以找几个人, 以某种方式向市里反映一下我们局的具体情况。 我们局确实有特殊情况存在, 别人是接不上生命的, 不用了, 支援了, 你这么想了, 说明你还不够成熟。 你当了两年副局长的里里外外, 这些事儿你早该明白了。 当然了, 你说这些话是安慰我的, 其实你早就明白了。 哎, 我只是希望后来的人能够稳定大局才好啊, 咱们局于稳定这些年不一样。 什么叫某种方式? 什么叫特殊情况? 这些都是威胁, 都是梁志远在隐晦表达自己的不满。 如果不是我接任文局长, 只要卸任, 我就带头闹事, 甚至衙门喊冤, 威胁是为了什么? 一切威胁都是为了自己的目的服务。 梁志远的目的何在? 强调说明卫生局情况特殊, 别人根本无法接受, 那么谁才能接受呢? 自然是已经升任副局长两年, 掌握全局工作两年的梁志远行了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 文局长也不必藏着掖着了。 我退下来的事已经定了, 不要去说了。 是的, 让我推荐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你我我不行, 我怎么能行。 目的达到了, 位置确定了, 自然要谦虚谨慎, 自然要三词三让, 这是修为, 也是规矩, 更是职场生存的必备技能。 你要谦虚, 要为自己树立一个被人推上去, 而不是主动要上去的正面形象。 这将大幅度提升你今后工作的开展效率, 全力的掌握速度和地位的牢固程度。 当然啊我只是推荐, 最后定是市里的事儿, 我建议你找一些虚小麦, 让他打听一下。 嗯, 好了, 我到家了啊, 你呢考虑考虑该做准备的, 做准备, 全盘考虑一下具体工作。 好, 你不要说了, 你快走吧。 文局长, 再见。 就算是面对梁志远这样的心腹文局长的话, 还是没有说满不是他没有把握, 而是江湖经验现实捶打要求他必须这样说。 文局长下车的时候, 梁志远恍惚了, 迟疑了没有, 立马跟着下车送送老领导, 这个小细节又有什么隐喻呢? 文局长能不能实现平稳着陆、安全下庄呢? 明天, 我们正式走进梁局长的时代。